多起“街拍”“偷拍”事件惹争议,专家建议:及时固定证据 合理合法维权

  发布时间:2025-11-12 11:57:3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拍与被拍,都可能带来争端,最近几起社会事件就引发了热议。在成都太古里,一则男女牵手的街拍视频经摄影师账号发布后,迅速占领热搜。几天后的广州地铁8号线,一名女子怀疑自己被偷拍,对方 。

  人人都有摄像头的街拍时代,拍与被拍,多起定证都可能带来争端,偷拍最近几起社会事件就引发了热议。事件时固

  在成都太古里,惹争一则男女牵手的议专议及街拍视频经摄影师账号发布后,迅速占领热搜。家建据合几天后的理合广州地铁8号线,一名女子怀疑自己被偷拍,街拍对方自证清白后仍被曝光,多起定证最后女子道歉,偷拍双方达成协议。事件时固成都一名网友也爆出,惹争自己在乘地铁途中,议专议及被两名女子指称他在鞋面上装摄像头偷拍,家建据合警方介入后表示是一场误会。

  事件热度尚未消散,不少疑问也随之出现。街拍是否涉嫌侵权?如何取得他人同意?一旦被偷拍,如何合理维权?

  无商业目的也可能侵犯肖像权

  在很多城市的潮人聚集地,街拍已是司空见惯。但街拍是否会侵犯他人的权益呢?

  法律人士指出,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使用。不论侵权人是否用于商业目的,只要未经授权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均可能构成侵权。

  如果在街上拍了路人的照片,只是分享给好友或发朋友圈,也会侵权吗?

  “这可能会构成侵犯对方肖像权和隐私权。”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律师、丁丁律师创始人林小建认为,如果路人的照片可以被准确识别为具体的人,并且因发给好友或者发朋友圈而被大范围传播,则可能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如果路人明确要求拍摄者删除照片并阻止继续传播,而拍摄者拒绝的,则拍摄者需要承担侵犯肖像权的侵权责任。

  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明星、国企领导等公众人物的肖像权保护有差别吗?广东立幸律师事务所律师莫圣玮介绍,公众人物人格权利的保护范围和力度虽较之一般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也有条件和限度,需符合涉及公共利益、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以及实现言论表达自由的要求。

  此外,在成都太古里事件中,摄影师称,被拍摄的男女并没有表示拒绝。路人被拍时没有拒绝,可以视作同意吗?

  答案是不可以。林小建表示,路人被拍时没有拒绝并不意味着同意,只有明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视为同意。较为稳妥的方案是在拍摄肖像后请肖像权人签署同意肖像使用协议。在获得文字授权困难时,应表明身份,明示拍摄目的并获得口头明确同意。

  偷拍并散布他人隐私或担刑责

  如何区分街拍与偷拍的界限,也受到关注。

  林小建分析,如果街拍未经他人同意,与偷拍需要面临相同的法律后果,即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或隐私权。莫圣玮则认为,街拍主要涉及民事权利,而偷拍既可能与民事权利有关,也会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风险。

  如果遇到前述案例中的“偷拍乌龙”,被冤枉的一方该如何应对?

  “在双方态度都比较缓和的情况下,被冤枉的一方可以先冷静地解释,并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把手机相册展示给对方。”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廖建勋建议,但如果对方言行举止非常不礼貌,也可以明确告知对方自己没有偷拍,并要求对方道歉。同时,手机属于个人物品,其他人没有权力检查。如果不愿意将手机给对方看,可以通过报警来进行调查核实,自证清白。

  如果在公共场合,察觉到自己正在被偷拍,该怎么处理呢?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娜说,可以表达自己的疑虑,与对方沟通,调出相册查看是否被偷拍。无法沟通的,也要保持克制,建议寻求工作人员帮助或报警,合理合法处理。

  廖建勋也建议,如果怀疑自己被偷拍了,要及时通过拍照固定证据。同时要注意,在没有确定事实的情况下,不能用过于激烈的语言或者动作去指责别人,避免陷入更复杂的法律纠纷。

  那么,偷拍别人甚至将照片发上网,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罗娜介绍,根据《民法典》第一千条规定,未经他人同意,偷拍别人的,侵犯他人肖像权等人格权,需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如果拍到并散布他人隐私,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处5日以下的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话可以处5至10日的拘留,并且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廖建勋说,如果将偷拍的视频或照片发上网,配发文字,对他人进行抹黑、谩骂,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或构成侮辱诽谤罪,可能要承担行政违法责任或刑事责任。

  南方日报记者 吴晓娴

  • Tag:

相关文章

  • 智能网联汽车决胜“下半场”

    本报记者 李芃达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正在推动产品形态、产业格局、基础设施和出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持续
    2025-11-12
  • 文化观察: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赋能区域“繁荣与生计”?

    中新网杭州11月5日电(林波)“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是躺在历史书里的静态记录,应是驱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活跃力量。”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分中心
    2025-11-12
  • (侨乡新貌)香料搭桥 海内外客商广西玉林觅商机

    中新社广西玉林11月3日电 (记者 黄艳梅)第三届玉林国际香料产业博览会3日在中国著名侨乡广西玉林市开幕,大批海内外“寻香客”前来探寻香料产业商机。玉林是中国最大香料集散地、交易中心与定价中心,年交易
    2025-11-12
  • 中新健康丨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刑事拘留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赵方园)上任仅半年,北大医药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10月29日晚,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因配合相关部门调查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职。公告
    2025-11-12
  • 双“龙”出海 第42次南极考察有何看点?

    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保障,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回国。这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并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
    2025-11-12
  •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珍贵文物再现古代纹饰之美

    中新网沈阳10月31日电 (记者 韩宏)“文·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10月31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精选陶瓷器、玉器等144件(套)文物,其中85%的文物为首次展出,展现从先秦至明清的审美
    2025-11-12

最新评论